
本科教学
承担课程
教改与课程项目
微生物学(一)、微生物工程、食品发酵工程、走进神秘的微生物世界、酒与酒文化
—— 卫功元
食品微生物学、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技术、食品添加剂的“功过是非”、解密食品添加剂
—— 王大慧
基础生物学实验(三)、生物统计学、微生物工程、中庸之道:人类与微生物
—— 王崇龙
生物信息学、生物信息技能培训
—— 张高川
[1] 苏州大学2013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项目:微
课在《食品微生物学》中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
[2] “苏大课程2014—3I工程”微课程(群)项目:食品微生物 学实验技术
[3] “苏大课程2014—3I工程” 新生研讨课程:走进神秘的微生物 世界
[4] “苏大课程2015—3I工程” 通识教育课程:食品添加剂的“功 过是非”
[5] 2017年苏州大学在线开放课程:解密食品添加剂
[6] 苏州大学医学部2017年“本科教学工程”之教改研究课题:
智能手机在“互联网+”教学中的应用研究
[7] “苏大课程2019—3I工程”微课程(群)项目:微生物 学(一)
[8] “苏大课程2019—3I工程” 通识教育课程:酒与酒文化
[9] “苏大课程2019—3I工程” 通识教育课程:中庸之道:人类与 微生物
教学论文
[1] 王大慧, 卫功元. 智能手机在“互联网+”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与实践. 微生物学通报, 2018, 45(3): 551-556.
[2] 胡雁飞, 王大慧. 另眼看通识教育课程——以食品添加剂的“功过是非”为例. 教育教学论坛, 2018, 35:86-88.
[3] 王大慧, 许宏庆, 卫功元.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实践在“食品微生物学实验”教学中的应用. 微生物学通报,
2017,44(5): 1230-1235.
[4] 卫功元, 王大慧. 新生研讨课“走进神秘的微生物世界”的教学设计与实践. 广东化工, 2016,43(21): 177-178.
[5] 王大慧, 许宏庆, 卫功元. “食品微生物学”微课的开发设计与制作. 微生物学通报, 2016,43(4): 775-779.
[6] 王大慧. 唯物辩证法在食品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. 微生物学通报, 2015, 42(1): 214-217.
[7] 王大慧, 卫功元. 事物的两重性思想在食品微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.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(自然科学),
2015, 31(9):30-33.
[8] 王大慧. Camtasia Studio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.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, 2014,35(3):31-33.
[9] 张高川. PBL教学模式在生物信息学实践教学中的探索及应用. 科学导报, 2013(17):65-66.
[10] 王大慧. 浅谈教师教学风格对微生物学教学效果的影响.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, 2012,28(3):68-70.
[11] 卫功元. 完全学分制下微生物学教学的“破”与“立”.微生物学通报, 2011, 38(8):1283-1287.
[12] 王大慧. 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工程实验改革与实践. 科教导刊, 2011, 11:76-77.
[13] 王大慧. 利用Internet信息资源提高微生物学教学效果. 微生物学杂志, 2008, 28(1): 110-112.
[14] 卫功元, 王大慧. 提高微生物工程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.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, 2006, 23(2): 95-97.
本科生项目
